|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大四平镇马架子村新农村建设走访纪实

大四平镇马架子村新农村建设走访纪实

关键词:大四平镇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马架子村位于大四平镇西七公里处,翻过了盘亘的山道,我们来到了那个素以煤炭闻名的马架子村。

刚进入马架子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笔直的马路,整齐的路灯,错落有致的民居,偶尔还会看见在整齐院墙边上有刚刚开放的喇叭花。

这时从对面走来了一位黝黑的汉子,个子不高五十岁上下,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他就是马架子村的村长兼党支部书记王作福。王作福一边和我们说着话一边把我们引入了村民李树成的家。

现在的政策这么好,自己不好好搞怎么对得起人啊!村民李树成念叨。据王书记介绍,李树成家在完成了房子的主体工程建设后,他又和广大村民一样,一门心思地搞起了六改(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改垃圾处理地)五通(通电、通路、通信息、通沼气池、通自来水)四建(建晒场、建洗衣台、建小庭院、建经济林),让房子变得漂亮了,沼气池建起了,花台、洗衣台、垃圾箱一应俱全。李树成说:里新修的公路,平坦舒适,即使是下雨也不会带泥巴到屋里来!”“全村都象城里人一样过日子

听说有外人来了,邻居们都聚集到了李树成家的院子里,本来挺大的院子,现在真有点挤挤巴巴的感觉。听着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马上我也和他们攀谈起来。攀谈中我了解到,李树成只是全村一户普通人家如今村里真的大变样了,泊油路修到各家各户,小洋楼鳞次栉比,有线电视、各类电话得到普及,开通了互联网;村里办公设施一样也不比县直单位差,村里建起了图书室和各类文化长廊,村民家里建起了农家书屋,村调解室、村警务室、村务公墙、广播电视室等一应俱全。 

村民的富余,村上安居环境幽雅,从村民们那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中不难看出。正是这些基础设施改善,和经济后续力量地增强,促进了全村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

“原来的马架子村可不是这样子的啊!”老党员盛永鹏语重心长的说。

马架子村村的村民多以下岗职工为主,由于人多地少,很多人都已在煤矿企业打工为生,随着几年煤矿企业的不景气,很多村民都过上了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民生刁癖,上访告状那时候就是马架子村的代名词。现在可不一样了,现在的变化可真大啊!!”盛永鹏说着说着憨厚的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村的副书记刘洪秀,是省里的选优生,他可不简单啊!”随行的村书记王作福把我拽到了一边,他的身后站着一个20多岁有点羞涩的大男孩。“别看他人小,可能干着呢。”王书记斩钉截铁的说。“前些年他一直种蔬菜,他大学毕业以后觉得这行当没有途,近几年,他迷上大棚香菇,还与县农业中心专家挂上了钩。2008年,他分别从引进了棚三亩香菇在自家园子里培育了起来当年他家的大棚香菇收入6万元。今年他还准备投入十多万元继续扩大经营,许多村民在他的带动下,准备今年跟着他一起干。刘红秀这样的典型,在马架子村实在太多。”说完王书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镇党委、政府在2007就把马架子村新农村建设列为全镇工作的重点,‘因地制宜,农业反哺工业’是镇政府对马架子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王书记略有所思的说。

王书记接着介绍说:“马架子村在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镇党委、政府还积极牵头,把赋闲在家的闲置劳动力登记造册,通过各种关系与省内外各大企业联系,把闲置劳动力安排到这些企业中去打工。从2007年至今,安排马架子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1000多人次,为马架子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一千多万元。到20106月底,马架子村已建1000平米文化广场一处,柏油路硬化5.8公里,正在施工2公里,居民年均收入已达4100元。             

生活富足了,人们的心态也平和了。走在马架子村的文化广场上,一个个的光荣榜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不光有科技模范、致富能手,还有敬老模范、助人模范......走在阡陌的巷道里,“十星文明户”科技示范户生育文明户新农村建设示范户”的牌匾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慢慢西沉,太阳的余辉已经映红了半边天,那墙边的喇叭花也已经被金色的光辉所笼罩,显得越发的娇艳,越发的灿烂;这时一阵清风徐徐吹来,金色的喇叭花也随着清风在微微的晃动,在晃动的喇叭花的旁边我隐约的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可爱的笑脸。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